歐洲華人家庭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
據德國的一項對外國人家庭的調查,有華人家庭的孩子昇讀大學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族群。這種現象用智商高低來說明是不足證的,德國人是智商最高的民族,而近年來它在世界的中學生“比薩”的比賽中都名列倒數。以此來看,歐洲華人對孩子教育的成功,不單是智商的問題,而是是有其文化背景的,與其傳統文化的教育是有很大的關系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民間深根蒂固,特別是中國人的家庭教育方面,孔孟之道無不侵淫其中。歐洲華人的家庭教育,與孔孟之道是有很大關系的。我甚至認為,正是得益于儒家傳統文化的滋養,歐洲華人家庭教育才有如此驕人的成績。
中國的儒家傳統文化就是“禮教”。“禮”是儒家教育的中心。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儒家的道德說教,都要有禮才能立起來,沒有禮,做人就沒有立足點了,按現代人的話說,就“不成體統”了。那么禮是什么呢?以今人的話來說,就是做人的規矩。下面,本人試就這個禮教,談談它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我們知道孔子曾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的話,很多國人對孔子這句話很反感,認為他等級制度太嚴密了,致使中國人沒有民主和自由,而這個等級制度也使中國人墨守成規,沒有創造能力云云。這種看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中國人至今沒有發展出“米奇老鼠、唐老鴨”這樣極具想象力的藝術作品,就是中國人太過于“古板”。其實,任何一個問題,物極必反。西方人太過于強調自由、平等,就使自由與平等泛濫成災了。歐洲人提倡讓孩子自由發展的思想,我認為就是一個矯枉過正的做法。孩子年紀小,就如一張白紙,他是不懂事的,你不給他一個規矩,讓他自由發展,當然他往輕松、愉快的方向發展,他就自然而然地貪玩、好動而不愿做有壓力的事。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沒有管教,沒有一點壓力,他能讀好書嗎?我認識一個德國人家庭,他的孩子小學畢業後昇不上最好的“文理中學”。他不服氣,說他孩子那么聰明,為什么昇不上好中學?他把他的孩子帶去驗IQ,智商高達一百三十。你不能說這孩子不聰明吧?可是為什么昇不上好的中學呢?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懶,不用功去學習。這在我們中國人傳統的教育方法看來,就是“子不教,父之過”。你父母親不去管教他,讓他所謂的“自由發展”,自由最后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德國的青少年問題越來越嚴重。前段時間有報道,一個未成年的中學生,伙同他的朋友,把父母及姐姐謀殺了;還有一個中學生持槍在校園槍殺多人的事件;德國電視臺“RTL”經常播放一些孩子與父母不和的片子,不準父母進她的房間。這種種事件,正在凸顯歐洲社會對青少年教育的信任危機。具體事件當然有其具體原因。但我認為,這與其總體放任的“自由發展”是有很大關系的。德國一些老人與我交談這個問題也承認,他們那一代,那有這樣的自由:直呼父母姓名,一點點問題就找父母算賬。他們還對以前父母嚴加管教津津樂道,說以前同父母親及客人吃飯,離開座位要經父母親同意才能離開的。可見他們也有嚴格管教的傳統,不然就沒有所謂的“上流社會紳士風度”的美談了。然而這種紳士精神正在被物質的富裕和放任自由的淺薄所沖擊。此時我們來看孔子的思想,這個傳統的禮教,在當今世界就很有意義了。其他的我們不說,單就家庭教育這個問題,其就很有積極的意義。我們知道儒家的“父子關系”是很嚴格的,嚴格有什么好處呢?父親的話,做兒子的一定得聽從。這就奠定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權威性。所謂的“教育”,是你教的對象要聽從你的教才成,他不聽你教,你教多少都沒有用。孔子樹立這個“父父、子子”的關系,就為家長教育孩子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歐洲人提倡人人平等,興行子女直呼父母姓名,說是親子關系,其實這是破壞父子關系。兒子與父母平起平坐,在中國人看來這成何體統?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你與他是平等的,頂多是個朋友關系,他怎么會聽你的管教呢?小時候他不怕你,稍長大後他更不怕你了。所以說,威嚴是管教的基礎,沒有威嚴,聽從你的說教就大打折扣了。孔子這個“父父、子子”關系,奠定了父母的權威性。父母親的管教,至少孩子是能夠聽從的,所以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很多居住在歐洲的華人家庭孩子,在父母親的嚴格督促下,還是認真讀書學習的。自由是少了點,但他所付出的精神勞動比其他同學多,他的學習成績當然也就好了。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與教育有密切關系的另一個禮教原理就是:“師道尊嚴”。
儒家講“天、地、人、君、師”,對老師是非常敬重的。孔子有說“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這樣的話。這個“大人”與“圣人”無論是說比你年紀大的人,還是說比你有知識的人,你都得敬畏他,這就為輸送知識的管道暢通做出保證。沒有師道尊嚴,老師說的話就沒有權威性了,學生對老師沒有敬重的態度,你怎么向老師學習?一位上海來的朋友,她說她的德國鄰居女主人,每次孩子在家做功課時,她都當著孩子的面前大罵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使她的孩子壓力太重。她與我說到這件事時,感嘆地說,“這怎么教育好孩子?孩子不太懂事,你大人都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他當然也認同。這樣就不知不覺在孩子心中產生對老師的一種抵制情緒,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他會認真地去做嗎?”上海朋友說完這句話後,說出一句讓我回味不已的話。她說,“我們中國人是不會這樣埋怨老師的。”是啊,按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來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多,是為了孩子好。我們做家長的,那有埋怨老師的呢?《三字經》說的,“教不嚴,師之惰”嘛。然而,這種現象在歐洲的家庭教育中,并不是個別、特殊的案例,它具有普遍的催勢。我們孩子上學的學校,每年召開一次家長會議,會上很多家長的投訴,都是批評老師對他的孩子過嚴,打擊了他孩子的積極性。其實,在我看來,老師的作為,不是太嚴了,而是太松了。“我們中國人是不會這樣埋怨老師的。”這位上海人的話,真正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積極性。家長配合老師,維護師道尊嚴,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父子之道沒有了,師道尊嚴消失了,這正是歐洲家庭教育面臨的兩大難題。當然,我們不能否定自由發展的好處,人文科學的突飛猛進,多得益于這個“自由發展”,它將人的個性、創造力發展得淋漓盡致。可是它在孩子沒有立起規矩前,你就讓他自由發展是在縱容他,害了他。他還認不清方向在哪里,你就讓他自由了,他自由去哪里呢?沒有禮而立,就失去發展的方向。
此外,歐洲華人家庭教育的成功,在我看來,還得益于孔子的“學而優則仕”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對教育孩子的重視,在世界各民族國家中是罕見的。它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價值觀念深入民心。中國人無論生活多么貧困,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去讀書、深造。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這就為華人家庭教育打下一個深深烙印:小孩能否上大學,是關系到光宗耀祖的問題,而且還關系到父母的面子問題。小孩能進入高等學府讀書,父母的面子是很光彩的,一人得道,全家光榮。孔子這個“學而優則仕”價值觀,造就華人向上進取的民族性格。這也是歐洲華人家庭教育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歐洲華人夾縫在歐洲自由的空間生活,其傳統的家庭教育,就顯得特別突出,稍為嚴一點,就有好成績。能入高等院校深造,品德兼優的華裔后代在歐洲大放異彩。在這光彩耀人的後面,不能不說它沒有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多多少少,它是與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的。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正是孔孟之道的禮教傳統。“父子之道”與“師道尊嚴”立起來,兩者互相交溶,再加上歐洲倡導的一點自由發展(有別于國內某些家庭對孩子打罵體罰等),孩子的教育很快就發展出來。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成員親臨其境,又有文人銳利獨到的眼光,而其組成的家庭有很多是異族通婚,東西交匯,有很多獨特的、寶貴的家庭教育經驗。這些事跡由他們寫出來,相信你會獲益良多,受教不淺。愿本書能給你的家庭帶來幸福,兒躍龍門,女兒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