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道無的人類學意義
老莊道無的人類學意義
——得獎感言 黃鶴昇
《黃花崗》雜志社給予本文《通往天人合一之路》零八年第一名佳作獎。與其說是對本人的嘉獎,不如說是對老莊道無哲學的一個肯定,是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一個宣揚和鼓勵。老莊的道無哲學,高矣,至矣,無所加矣!
我曾經在《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後記中說,“這是一本天才的大作。”別以為我在自吹自擂,大話自說。實則凡人悟覺到老莊道無的“玄牝之門”後,你不得不贊嘆老莊這個哲學的玄妙。“非天下之至神,誰孰能與此?”(《易經。系辭傳》)。老莊的哲學,將給人類帶來一個新曙光——一個人類學的意義!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向世人宣告這個道無——這個人類的哲學洞見以後,并非無人欣賞。後來的關伊子、列子、莊子都有深入的體悟。特別是莊子,他用寓言的方法,把老子的道解釋得玄妙玄通。他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不傲倪于萬物,不遣是非,于以世俗處”(《莊子。天下篇》就向世人明白告示,老子的道是可以在人世間實行的。老子本人也說過:“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七十章》)。曾幾何時,老莊的道無被人打入“虛無主義、神秘主義”的哲學體系之中。他的“和光同塵,與時俱化”的“沒身不殆”哲學洞見被遺棄了。
當今世界,理性工具主義獨占鱉頭,人類彼此互相爭奪,已造成天災肆虐,人禍橫行。世界氣候的惡劣變化,恐怖主義的猖獗,一一浮現在人類的面前。而造成人與自然、人與人這個關系緊張的原因就是人類的智慧。一個人要講自己的存在;一個國家也要講一個國家的存在;一個民族,也要強調自己民族的存在。而在存在背后的意義是什么呢,不就是擁有嗎?擁有物質或精神,是衡量人類存在的價值意義。這就是智慧——理性工具主義帶來的禍根:你擁有多少物質財富?你擁有多少精神財富?除此之外,人類似乎就沒有多少存在的價值了。這一切,都是人類偷吃上帝智慧之果惹的禍。
人類要講存有,就得爭奪;有爭奪,就得靠智慧。于是,各種手段就使出來了:殺人放火,奸淫敲詐,無所不用其極。這個世界怎么會有太平、和諧呢?
所以,以動力橫掃一切的西方理性工具主義已經推演到極致,其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困境日益加劇。德國學者韋伯主張寬容哲學,企圖消除這種理性擴張;後來的哈伯瑪斯提出溝通哲學。用溝通來融合世界各類文明的沖突。這些大智大勇的哲學家,都看到理性工具主義的危害,也提出了一些解救的辦法。可是我們看到,這種用理性來療傷理性的辦法是微乎其微的。歐盟主張“溝通對話”解決世界外交的手段收效甚微:伊朗、朝鮮的核武危機依然存在;共產國家的人權迫害更加猖狂;而中東的恐怖主義更是泄無忌憚。原因是這個理性的腫瘤已根植人類的頭腦中。當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指出理性的局限性就是要打破懷疑論和獨斷論的枷鎖,想不到今天的懷疑和獨斷更加猖獗。一個人,他從小就接受那種知性教育:生活習俗、宗教、文化等,早就滲透其中,其理性觀念牢不可破,你的寬容、溝通能起作用嗎?我們清楚地看到,與恐怖分子講寬容,講溝通,無異于與虎謀皮;與中共講人權,他只有把你當傻子------所有種種,就是其觀念已根植于腦袋之中,把它當作一切行動的準則。理性已經病入膏肓,根本無法自救。
老莊的道無,主張“棄圣絕智”、“返璞歸真”,就是醫治理性工具主義的最佳良方。
由于理性主義的慣性作用,以前人們對老莊的道無產生極大的疑慮:你教人不要知識,要無為,這人生還有意義嗎?其實,莊子早就指出人們這個疑慮了:他在分析儒、墨等有作為的道行不通後,亦借“豪杰”的話來批評“慎倒”無為的道。他說“慎倒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莊子。天下》。莊子指出“慎到的道”說的是死人的道理,在生人是行不通的,這就是為了說明老莊的道是有別于慎到的道的。它在人生是可以實行的。莊子的“于與世俗處”就是不離塵世的,是具有人類學意義的。
本著拙作,就是要挖掘、揭示老莊道無這個人類學的意義:當我們把人腦中所有的知識都損去以後,這個人還會有什么東西?人們會說,他什么都沒有了,腦袋不是空了嗎?而老莊既在這空空如也中洞見到一個人類學的意義。打個近似的比方說,當我們把電腦所有輸入的東西(意識)一一損去以後,電腦會發生什么效果呢?它不就回復到它原來的模樣了嗎?它恢復到原來是其所是的程式——它復原了。而我們說的電腦是沒有感性的,與人不同。人到了“損至無為”以後,他就沒有了知性的概念,沒有了理性觀念,沒有了利害關系。如此,他就能看到“天地之大美”了,就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
牟宗三先生說康德已幾近圣人的境界,我亦有此同感。我是站在巨人康德的肩膀上窺見到老莊的道無哲學的。康德在他的《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已隱若提到老莊道無哲學的依據。康德說的審美判斷,它是沒有知性、理性概念的,也是沒有利害關系的,其是毫無目的性但又符合目的性的一種心性愉悅。也就是說,人人都說這朵花美,但我們不能用知性、理性去概念它(說出個之所以然來),他也沒有滲入情感、意志欲望等的利害關系進行判斷,也沒有什么目的性。但它的一切奇妙構造,很符合人的心性,你一看,就覺得它美。康德稱之為“自然美”。康德的先驗判斷,差一點就把老莊的道無哲學洞見揭示出來了。很可惜,康德沒有再深入下去。用牟宗三先生的話說,康德不承認人有“智的直覺”。
老莊的“損無”,就是教你不要用知性、理性概念去作審美判斷,也不要把情感的善惡拉進審美判斷中來,更不能懷著一個目的去作審美觀。原來人的心性,天生就是一個宇宙心,他本就如此,與宇宙世界是相通的,是我們的知性、理性把它蒙蔽了。消除這一切,你就會看到“天地之大美”,你就與宇宙貫通一氣,自然自在了。這就是康德所說的“沒有目的性,但符合目的性”的心性圓合。老莊的道無,他把人類學的這個最美好的價值觀揭示出來了:德福一致,盡善盡美的人類心性目的有了展現的曙光。
一個理論、或一個學說,它要使人承認,或說實行,就得問它給人帶來什么好處?以前的理性哲學以及實證科學之所以風靡人類世界,就是因為其講存有:我人擁有什么什么?金錢、地位、榮譽、聲望,甚至包括精神財富等等,他是可以用量智尺度出來的。而老莊的道無,他似乎什么都沒有了,這種人生,還有他存在的價值嗎?這就是理性主義者,無法看到知識程式背后那個人類心性的東西——那個見證上帝,鳳凰涅磐,至人的心性圓滿最高境界。這種境界,基督教、佛教、儒教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但他們的方法都比較神秘,老莊是用最簡易的方法——“損無”,把它揭示出來了。原來人的心性,在他損至無為復歸于嬰孩後,竟有如此美好的前景:其“和光同塵,與時俱化“那“天地之大美”一一朗現,那至純、至美、至善的道德常住不溢。這不正是《圣經》描寫阿當與夏娃在伊甸園的美好生活嗎?
我曾經說過,康德是電腦發明的鼻祖。康德的先驗認識形式(form),說的是我們人的知識如何可能的東西,這就是電腦之所以可能的理論基礎。沒有康德的先驗論,要說電腦如何可能是說不通的。而我們的老祖宗老子,就是排除人類中木馬病毒的能手,他要把知識——那些木馬病毒一一排除掉,使人回復到其本真。老子“古之博大真人哉!”(莊子語),我稱他為人類最早、最偉大的心理學醫師。如果說,沒有經驗,人們看不到知識,而康德看到了(驗前的知識),這是康德的偉大;而人有很多經驗,飽滿知識,要把這一切都損去,人們認為是不可能的,甚至認為人就空無了,而老子既能看到“空無”後面那個“玄妙之門”。這就是老莊道無的人類學意義。
老莊這個哲學的洞見,是具有人類學意義的。在人類理性走入死胡同後,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黃花崗》,“慎其獨也”,他在眾多的來稿中,選中拙作,給予發表。這是人類文明之大幸,中華文化之大幸,老莊道無哲學之大幸!希望通過《黃花崗》的宣揚,老莊的哲學得以光天化日也。
注:《通往天人合一之路》已由“黃花崗雜志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