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寫作「宇宙心論」的?
我是如何寫作「宇宙心論」的。 黃鶴昇
寫作此書,我在「導言」中已有些說明。我的證明是這樣的:我們首先弄明白康德的「先驗論」。什麼是先驗論呢?即在經驗發生之前,人的頭腦已有的東西,也可以說,我們在與外界的客觀對象沒有發生關係之前,頭腦有什麼邏輯機能(先驗邏輯)?使我們能夠認識事物?即康德說的「我們的認識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說的「想像力、連結、綜合、統一能力」就是人的頭腦所固有的能力。他有一套先驗邏輯法則,認識有一定的規律。康德根據阿里士多德的邏輯範疇總結出知性的認識範疇(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康德此舉的是形式邏輯,實際上康德說的是先驗邏輯)。如果我們要很好地理解康德的先驗論,用電腦來做實例說明,就很好理解了。我是用中文拼音輸入法這個簡單的程式作為說明的。為什麼我們打「W」,它會出現「我、無、為、王⋯」等字呢?而不出現「你、他、狗⋯」等字呢?說明這套程式,W,早就有什麼樣的中文字純粹概念,而沒有什麼字的純粹概念,這是程式早就設計好的,就是說,是先驗地決定了的。這套程式裏的「W」,早就有「我、無、完、萬⋯」等中文字的純粹概念。而我們打「WM」,為什麼可以出現「我們、完美、文明⋯」等詞組呢?這是聯想力的結果。也就是康德說我們人有的想像力。所有這些:「想像、連結、綜合、統一」等能力,康德都一一論述了。我要點明的,就是將康德的認識形式和範疇,提出人有一個認識的程式。這個程式包含一套先驗的邏輯機能,這套程式,與宇宙運作的規律、法則是一樣的,或說是同一的。也可以這樣說,吾心有怎樣的程式,吾才能展現怎樣的世界。人這個認識的程式,它是以自然界各種事物作為基礎性的,即有一套自然世界具體事物的純粹概念裝置(康德已證明出純粹的知性概念,是先於我們認識的對象的,是純粹概念與對象相結合,才產生這個經驗性知識。)然後有一套先驗邏輯法則將經驗性的認識向前發展。人在這套先驗邏輯機能運作下,根據不同的出現,就得出不同的知識和人生觀。康德的名言:「所以知性不只通過出現的比較而訂出規則的一種力量,它本來就是自然的立法者」,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腦假如沒有這套先驗邏輯法則,他是不可能為自然立法的。就如上面我舉的拼音輸入法程式一樣,假如「W」沒有「我、為、王、無⋯」等純粹概念,它是不可能出現這些字的。那麼,我們根據電腦程式的原理,就可以反思到陸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道理了。因為電腦有怎樣的程式,它才能給我們怎樣的知識,程式沒有這樣的先驗邏輯法則,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知識。也就是說,我們的頭腦裝有什麼樣的理(先驗邏輯),自然世界才能被我們認識。而我們認識的自然世界,經實踐,為什麼它的規律、法則與我們腦袋的理是那麼相吻合呢?這說明腦袋裏的程式,是按照宇宙自然規律建造的,反過來說,宇宙自然世界是按照吾心的法則、規律來運行的。
如此你就能理解康德為什麼不把空間、時間當作事物存在的形式,只是感性的形式。康德的質量關係也是量決定質。他說「沒有出現,就沒有知識」,「經驗告訴我們事物是如此如此,但不是不得不如此。」,「不得不如此」的必然性就是驗前所決定的。康德的先驗原理論,用電腦程式有什麼東西來反思,我們就好理解了。電腦雖然有一套先驗邏輯法則在哪裡,但你不向它輸入東西,它的程式就不起作用,也就是說,沒有對象出現就沒有知識,而知識的擴張,是以經驗後的組織性原則進行發展的(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這就是康德說的我們認識的都是現象,而不是物自體,物自體是不可知的。
以康德的理論,我們就可知我們的認識能走多遠?能認識到什麼程度?不能認識什麼?而知性發展到理性後,就會出現悖論。這就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以前我們學的哲學,多以兩分法去看問題:是客體決定主體呢還是主體決定客體?也就是所謂的唯物論或唯心論。我覺得,這兩種論都過時了,根本無法解決哲學的終極問題。就黑格爾的辯證法,也是一個聊以自慰的對立統一。他說最後回歸到上帝那裡,上帝是一個不可以實證的概念,拿出來,又有爭論。有無之間辯證,也可以說是有,也可以說無,說空。因為理性上到形而上學後,它再也拿不出實證的證據,靠邏輯的三段論來推理解決,用哲學家牟宗三先生的話說,就是沒有了「智的直覺」。康德就說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它高翔在空中,因為沒有空氣的阻力,就不免重重地墜落下來。就是說,沒有矛盾的正反兩方面的支撐,所謂純粹的理想國,也只是空中樓閣而已。我要解決的,就是從康德的理論論證人有一個認識的程式,這個程式與宇宙運行的規律、法則是同一的。也就是陸象山所說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但我所說不同的是,宇宙不能窮盡,吾心也不能窮盡。這個程式包羅萬象,太大了。這個程式,就像一個圓球,吾,是一個體的人,他所處的時間、空間都是有限的,就是說,每一個人生都是有限的,我們人的認識,就是在這個圓球某一點打開一個認識門,能認識什麼,不能認識什麼,都是有限的。所以我指出認識的意向性,何以會有理性的錯誤,何以我們的認識不能徹底性?所以我們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開啟這個程式,讓它回歸原體,這個程式就是純粹完美無暇的了。人沒有了認識,那個程式就是純粹的了。但是,如果說,人沒有知識,人活著還有意義嗎?這就是我想要證明的一個新的哲學意義。人回到他的感性中去,讓現象自由地進入心靈,「美是現象中的自由」(德國詩人席勒語),這個感性就得出一個最高的審美觀,也就是人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人們讀弗洛伊德,都知道他的潛意識,可是人們卻不知道康德的先驗邏輯論,也是講潛在腦袋裡面的一種知識。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康德哲學是形而下之下的學問。他是說沒有發生經驗知識之前的知識。就是在心性底下有一套能認識客體的東西,康德沒有證明出是一套程式,只說頭腦有一個認識的形式(Form),有一套綜合判斷的能力,我把它完善了,說是程式。這就解決了康德認為我們認識的都是現象的問題,解決什麼是真實、誠信等的問題。如以康德說我們認識的都是現象,那真實就有問題了。認識發展到理性後,就會出現理性的悖論。一個認識的程式,在我們的頭腦裡面,看不到,摸不著,就那麼一點點鑲在腦袋的東西,就如電腦的一個程式,可是它包含的東西可大了,大到與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同一。如此來說,我們檢討一下,這個程式的局限性和無限性,就很有意義了。康德說他的哲學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反轉),以前人們認為太陽是圍繞地球轉的,哥白尼來個反轉,認為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所以掀起一場天文學革命。自阿里士多德創造第一哲學以來,哲學一直以形而上學來思辯。康德也來個反轉,專攻心性底下那個認識的形式。其實康德說的,與弗洛伊德說的潛意識有點相似,不過,不是潛意識,而是潛在的認識能力。我曾在「歐華導報」發表一篇小文,說康德是電腦發明的鼻祖。可以說,當今的電腦,都是以康德的先驗論做基礎的,沒有康德的先驗論(有人譯為「超驗論」,我認為譯得很正確)要說電腦如何可能是不可能的。電腦有兩個東西,是不能脫離康德的先驗論的:一是電腦要先裝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們才能運用它得到我們所要的知識。即,電腦一定要先有一套形式;二是,一定要有「驗前的綜合判斷是如何可能的」邏輯機能,即先驗邏輯法則。中國大陸很多學者,都把康德的先驗論,歸為是說認識的規律、法則,也以形而上學來理解,我認為是不到位的。我甚至懷疑,連黑格爾都沒有讀懂康德(見我書所說)。愛思辯的人都很喜歡黑格爾,以為黑格爾生在康德之後,他的理論當然就比康德的先進了。實際上康德的哲學與黑格爾的哲學用思在不同的方向:康德是探討沒有發生經驗知識之前的知識,而黑格爾則是如何綜合統一經驗後的知識。兩者所探討的領域完全不同。通常人們喜歡理性主義者,他所推理、判斷出來的東西,都是有經驗後的知識作為根據、支撐的。康德的批判哲學,說的是純粹的心性能力。康德書名「純粹理性批判」,不是講理性,而是純粹的理性(這個定語很重要,是我們理解康德哲學一個關鍵詞),這個純粹的東西,就是先驗的東西 ,即驗前人所固有的東西,沒有包含一點經驗後的知識。我開始讀康德時,也不得其解,康德說他的哲學不屬於心理學研究的範疇,又將現象排除出去,從而分析得到純粹的概念。我有些搞不懂,後來從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導言的一句話中,才茅塞頓開。他說「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經驗開始,這是不能置疑的。」但他把話題一轉,說,「是否有這種不依靠經驗,乃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識。這至少是需要更縝密地去審查的一個問題,而且是不能立即輕率答覆的問題。這樣的知識稱為「驗前的」,而且有別於經驗性的知識,經驗性的知識是起自驗後的,即在經驗中有其起源的。」我從這個驗前知識,想到電腦的知識,用電腦裡的程式包含什麼知識,再來讀康德,就很好理解康德的先驗哲學了。
從人的認識程式,我們反思到,只要你開啟認識的程式,與現象發生作用,思維就不能停止,它就會追根問底,最後產生一個理念來統籌具體、雜多的知性概念,這就是康德說的綜合統一。但我們從康德的理性四大悖論看出,理性理念也不能徹底解決思維滿足的問題,用真理論來說,我們永遠找不到絕對真理,永遠抵達不到上帝的彼岸。用宇宙論來說,宇宙無限,我們永遠抵達不到彼岸。就物自體不可知來說,我們也永遠找不到物質最後的基質。就時間、空間的無限性來說,我們也無法找到自然世界運動的最後因子。
那麼,根據認識程式的一個系統性和它的完整性,只要我們徐去經驗性的知識,不再啟動它,發揮它的作用,它不就回復到原來程式的純粹性了嗎?因為程式不再有客觀對象的經驗性概念阻礙,那個現象(客體)就可以自由地與感性發生作用,直接進入心靈之中,與美的形式發生關係,使人發出「天地之大美」的美妙感來。同時因為他什麼都沒有了,他已達到無的境界,沒有什麼物累,意累(經驗性概念的騷擾)他就可以抵達非常崇高的境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感到他真正與天地容為一體了,進入到宇宙的無限的無限,抵達宇宙的太極了。
可以說,到了那個境界,一切意識都消失了,意志的慾望消失了,沒有了物累與意累,「和光同塵,與時俱化」,他進入了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