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還是“想像”?
——與郭力女士商權
讀郭力女士的譯作《人類的馴化》,談到叔本華的大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國大陸翻譯書名),郭女士翻譯為《作為意願與想像的世界》。是譯為“表象”還是“想像”?這裡談談我讀中譯本對叔本華哲學的理解,再談對叔本華這個“vorstellung”如何理解。
大陸把“vorstellung”翻譯成“表象”顯然是有欠缺的。如果我們以中文“表象”一詞來理解,表象就是表面的象,或是表現出來的象。它與實質、或內在的東西是有區別的。就是說,我們中文的表象,它與有實質內容的東西不同,只是一種表面的東西。而我們通讀叔本華全書,他的“vorstellung”並非單指表象的東西。正如郭女士譯文說的那樣,這個詞“指所有來自外部世界,在意識中出現並被意識加工的東西-------”(見郭力的譯文)如果我們以大陸的譯語來理解:《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表面的東西,一些浮現在我們眼前的象。顯然,用“表象”來表達叔本華描述那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是很難譯出叔本華所要表達的那個哲學本意的。而以郭力女士的譯法“想像”,我認為也欠妥。“想”,在中國文字來說,是主觀意識想出來的東西。則有被人誤解為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想像出來的世界。而叔本華的“vorstellung”,並不是單指想出來的象,還有顯現出來的外部世界的象。如各種物體顯現出來的象等。儘管該詞包含有“在意識中出現並被意識加工的東西”,但中文這個“想”,很讓人指涉到虛妄、不切實際的東西,這與大陸譯的“表象”相去無幾,也與叔本華的哲學本意有些距離。如果我們要了解叔本華為什麼用這個詞來建構他的哲學,還得說說康德的哲學。
康德哲學有一個最著名的論斷就是“物自體”(Ding an sich)不可知,我們認識的都是現象,至於物的本身是什麼,我們是不能知道的。就是說,我們無法窮盡物的最後因子是什麼。物自體不可知,我們認識的東西,當然就是表象的東西。不可能是本質的東西。康德說過,沒有出現(erscheinung),就沒有知識。也就是說,所有的出現,就是“vorstellung”的東西。。但康德說,物自體雖然不可知,但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這就表明,我們所認識的,都來自現象的東西,即表象的東西。但這個表象,只是相對於“物自體”的本質而言,並不僅僅是指表面的象,正如郭力女士的譯文所說的“它會出現在日常意識中,出現在幻想中,推想中,理論中----”叔本華在他的成名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也說過:“因此哲學不能從尋找整個世界的一個有效或一個目的因出發,至少是我的哲學就根本不問世界的來由,不問何有此世界,而只問這世界是什麼。”1叔本華激烈反對黑格爾的絕對哲學也是據以這個原因。也就是說,我們認識這個世界,都是在空間、時間表現出來的東西,至於它背後所隱藏的物自體是什麼,我們就不知道了。所謂的“絕對”是不可能求得的。叔本華的哲學,是想解答康德這個“物自體不可知”,即隱藏在背後的上帝。叔本華認為消除意願(意志),達到印度佛家的鳳凰涅磐——無,即可以獲得最大的福音。稍為了解一點佛教的人都知道,佛家的般若智有幾個等級:實相、妄相、假相、幻相、虛相、無相等,最後達到一切皆空,鳳凰涅磐就是達到般若智的最高級別了。所以叔本華的“vorstellung”包涵這一切都象。以此來說,大陸將叔本華此著的“vorstellung”譯為“表象”就有些貼近叔本華所說的哲學意義了,只是中國漢字“表象”一詞,有表面的象的意義。譯為“表象”,很容易讓人誤讀叔本華的哲學。Vorstellung有表演、上演的意思,我倒認為譯為“呈現”、“顯現”或“展現”更適合些。書名為《作為意願與展現的世界》。即我們人的意願與展現出來的世界的關係論說。我的德文不是很好,這是我讀中譯本所理解叔本華的哲學意義。就此請教以郭力女士。
註釋:
1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59頁。